走进天门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目前,园区已落户聚能科技、新世纪玻璃等4家中小企业。
据园区负责人介绍,该创业园占地400亩,规划由14块地组成,大的37亩,小的23亩。园区通过实施中小企业的集中布局,既解决了企业用地难题,也改善了单个小企业征地浪费大的状况,吸引中小企业纷纷加入。
土地日益紧张,用地指标趋紧,实施集中布局,加强动态清理,天门市积应对,化解企业用地紧缺难题。
国土部门加强了用地审批控制,实施项目集中布局,变以前每一宗地“要多少报批多少”为“用多少报批多少”,对1亿元以下的项目不再单独供地,而是集中进工业小区。同时强化了项目投资强度,规定各乡镇办场区低投资强度由过去50万元至100万元/每亩提高到80万元至159万元/每亩,对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不予办理审批手续。
目前,全市已有16家投资在1亿元以下的企业没有单独供地而是集中进入了工业园区,实行道路、绿地、办公设施等共用,比原计划节约用地近400亩。
走进星星工业园,近10万平米的标准化的厂房,有的厂房里已是机声隆隆,有的厂房虚位以待。
开发区负责人介绍,加快标准厂房建设,吸引中小项目抱团,既可以实现集约节约用地,更能促进企业集群发展。
近年来,园区通过招商引资,相继推出了星星工业园、宝隆工业园、恒泰科技创业等园区,落户项目20多个,节约土地资源100多亩,节地效果明显。
除实施项目集中布局外,我市还加大了闲置土地清查力度,积开展新开工项目清理、闲置土地清理和调整容积率清理,去年,在全市已供应的196宗地块中,清理出闲置低效用地37宗,面积1861亩,这些土地,至少可以保障30个中小项目的用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