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房网
您当前位置:天门房网>天门楼市>小编说房

以文为魂 天门“蝶变”—市文化载体建设解读

2014年09月13日 08:08     小编:天小风     天门网|0     点击:2428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本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扫描到手机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茶圣陆羽,将家乡描摹成清新明丽的水乡泽国,处处诗韵,处处景色。

  千年一瞬,斗转星移

  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许久,如今的天门市民,在欣喜中,在期盼中,见证和体验着这座千年古城发生的华丽“蜕变”:

  东湖、西湖两大主题文化公园,碧水、茶韵,城市灵气毕现;

  图书馆、文化、体育、博物馆,文化设施逐步完善;

  茶文化、蒸菜美食文化、曲艺文化,有了载体,不再是空中楼阁……

  以文为魂开天门。文化之乡天门,正在以文化的名义为城市重新命名。

  一片老房子的前世今生

  2013年6月29日,城区雁叫街孝子里,清代建筑胡家花园的修复工程开始动工,牵动市民心。

  胡家花园(又称胡巡按官厅)始建于1899年,为清代山西巡抚胡聘之故居,是我省有的一座巡抚官厅和保存为完整、规模大的晚清官邸。上世纪90年代全省文物普查时,考古专家对这一建筑群赞叹不已。

  然而,是这样一个具文化价值的建筑,历经百年风雨,除自然破损外,也遭到了令人扼腕的人为损坏。更有甚者,2000年以来,拆除胡家花园搞开发的声音也时而发出。

  把根留住!近年来,“救救胡家花园”的民间呼声越来越高,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保护工作。2012年,胡家花园修复工程被列入文化建设规划。2013年,市政府投资1500多万元,计划用2年时间对胡家花园进行保护整修,恢复原貌,如今工程正在抓紧建设。

  历史并非“夕阳”,同样可露曙光。有市民动情地写到:我们去保护他,不是去重复过去,而是在对旧的、历史的题材进行再创造,以此勾起人们的回忆,去追索,去探求……

  天门是文化之乡,陆羽茶文化、曲艺文化、蒸菜美食文化,每一个,都是天门的亮丽名片,然而,由于缺乏载体等多重原因,每一个都面临挖掘与保护的困境。

  祖辈遗留下来的珍贵文化印迹,在现代的城市文明建设中,如何继续传唱而不是变成绝唱?

  以文为魂,重塑城市文脉

       
这是
天门的回答。

  围绕弘扬茶文化,建设了占地1000多亩的陆羽主题公园——陆羽故园,并将陆续配套建设茶博物馆、茶文化交流、茶产品交易等茶产业项目,“中国茶城”且行且近;

  以纪念谭元春、钟惺等竟陵派文学创始人和弘扬天门传统民俗文化为主题,改造后,东湖公园“涅槃重生”;

  建成天门蒸菜美食街,连续举办三届中国(天门)蒸菜美食文化节,让蒸菜美食文化“香飘万里”;

  此外,市图书馆、妇女儿童活动、文化、广电演播厅建成并投入使用,革命历史纪念园、工人文化宫、博物馆、青少年宫、科技馆、胡家花园修复工程等文化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文化惠民,实实在在。

  文化,从此看得见、摸得着。

  两个湖泊的“涅槃重生”

  近三年来,天门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上的投入达到4.6亿元。而去年,天门实现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5亿元。

  作为相对不发达地区,对天门而言,4.6亿元可谓大手笔。

  建设期间,不断有反对声传出。

  少数人的疑虑并非毫无道理——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会不会因建设而分薄民生投入?设施建了我们养不养得不起?建设期间会不会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

  市城投公司表示,考虑天门实际,按照城市经营的理念,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形式,市场化运作城市建设,“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如今的东湖、西湖,如两颗明珠镶嵌城中,荷香浮动,光影流转,市民尽享悠闲时光。

  然而,过去的两湖,水面分割零散,污染严重,难以展现生态和谐、人水相亲的秀美景色,也不能满足市民赏园观景、文化休闲的需求。

  改造两湖,成为市民的共同呼声,也成为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重点。

  大建设,大投入,钱从哪里来?

  2011年6月,市政府与福建利嘉集团签约,由利嘉集团5年内投资10亿元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东综合开发,走出一条全新的城市建设和运营的融资模式。

  很快,体育、文化建设启动,东湖、西湖改造也不再是无米之炊。

  今年8月,在陆羽故园北侧,不少市民惊喜地看到,竟陵唐街项目启动建设。

  竟陵唐街,规划为发展文化创意、色美食、休闲娱乐等产业,以唐代建筑风格为主的色步行街。

  项目的筹资方式,也是采取市场化运作——由开发商泰地置业投资、经营、收益。项目建成后,市民多了一个去处,天门多了一个亮点,茶文化旅游多了一个平台。

  一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更有社会人士参与的身影。

  2010年1月,天门图书馆建成开放,其中,天门老乡、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捐资千万元。

  广辟财源,活水涌动。近几年的建设投入并没有影响天门民生的保障和改善。去年,我市财政收入的7成都被用于民生支出。

  三本账打开发展之门

  夕阳西下,霞挂西湖,一泓碧波在雄伟的陆羽茶经楼下荡漾。音乐喷泉,曲桥灯火,处处欢声笑语。

  散步的市民于亮说:“过去这里是臭水湖,蚊子成堆,哪敢出来逛?现在这么好的公园,来了不想走。”

  但在西湖改造之初,网上仍有不少市民质疑:花这么一大笔钱,为了建一个形象工程?

  形象工程?于亮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他说,你看看这些游人的笑脸!

  市住建委负责人表示,城区面积在扩大,人口在增加,这都需要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其中公共文化设施更是缺少不得。

  人往哪里去,人到哪里玩?看似大搞建设,算的却是是民生账。

  市主要领导则强调,凡是做给百姓看的是形象工程,但给百姓用的是民生工程。

  “一部《茶经》传千古,这张文化好牌,怎样打出名堂来?”这一话题,人们议论了多年。

  市文广新局负责人说,过去,有人来天门寻觅陆羽遗迹,可看的不多。

  如今打好这张牌,天门思路明确。看得见的,城区内的陆羽故园,眼下是公园,不久后将成为涵盖一园(陆羽故园)、一寺(西塔寺)、一馆(茶博物馆)、一街(唐街)、一区(茶产品交易区)的茶文化、茶产业。

  台湾人李慕白说,过去我知道茶圣陆羽,却不知道天门,这一次来天门,看到、听到这么多陆羽遗迹和故事,真是终生难忘。

  建设城市文化载体,成为一本提升城市人气的名气账,更是一本提升城市财气的经济账。

  2012年,全年共引进项目101个,实际到位资金65.8亿元;2013年,全年共引进项目92个,实际到位资金81.3亿元;2014年上半年,新签协议项目60个,实际到位资金52.26亿元……市招商局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来,随着天门城市环境的不断优化,前来考察的客商逐年增加,对天门的认可度也在增加。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以文为魂,城市必将散发出文化光芒和独魅力。

分享到:
获取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