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天门围绕“增量提质、跨越赶超”的发展要求,突出“工业引领、生态优先、环境升级、民生为本”的工作思路,协调推进“四化”同步发展。五年来,大力推动工业升级,促进农业转型,打造宜居之城,持续改善民生;瞄准“冲刺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当全省四化同步发展先行区”的目标,在先进位中不断转型跨越,在蝶变起舞中谱写幸福之歌。
图为:陆羽故里园。
创新驱动 工业强市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天门在“十二五”收官之年交出亮丽答卷:2015年1月至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8.9%、19.0%、12.0%,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居全省市州6位、5位。
图为:天门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图为: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
省统计局发布2013年-2014年湖北区域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报告显示,天门在市州经济发展质量总指数上居全省前列。其中,创新驱动指数、经济效益指数、生态环境指数等四项分类指标超全省水平。
市委书记柯俊说,近年来,天门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努力“抓投资、稳实体、调结构、促转型、抓改革、惠民生”,通过“招商引资扩增量、技改扩规提质量、联合重组活存量、企业上市增变量”,突出“工业引领”,推动“四化”同步发展。
市长吴锦介绍,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着力推动产业做大做强、转型升级,全市经济社会进入增量提质、质效并进的可持续发展区间。
回望过去五年,天门工业崛起之路写满精彩——
招商引资扩增量。以大招商对接大资本、以大项目培育大龙头、以大集群发展大产业。5年搏击,近400个项目落地,带来300多亿元外来资本快速涌入;景天集团、华润雪花、天门纺机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挺起天门工业的脊梁;棉花产业集群和医药产业集群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技改扩规提质量。“十二五”期间,全市实施重点企业技改扩规项目133个,总投资超过122亿元。其中投资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技改项目76个,目前建成投产项目122个。
联合重组活存量。五年来,由政府牵线,存量招商,以资本重组式、裂变发展式、扩张兼并式、股权改造等方式推动企业重组、攀大靠强,星星轮毂、人福成田、上海延安药业、中佳合成等10多家企业均实现1+1>2的快速聚变。
攀大靠强,2015年,“可口可乐”斥资4亿美元收购中绿“粗粮”饮料业务、国内水产饲料龙头企业、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兼并天门正和食品公司布局光伏、水产等项目。
企业上市增变量。企业着力“资产变资本”,以搭上资本“快车”,正成为企业转型升级、逆境突围的重要路径。益泰药业在“新三板”上市挂牌,实现天门上市企业零突破。目前,已有11家企业在新三板、四板“亮相”。
科技创新促升级。建立企业主体、市场导向、政府支持的科技创新机制,生物产业在全国生物医药园区综合评测中居全省二。该市100多家企业与国内50多家大专院校“联姻”,2015年,全市开发高新技术产品128个,83个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5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4.57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位居全省4。
农业转型 协调发展
传统农业出路在哪里?农业大市天门不断探索。
探索在地头。天门,全国的棉乡和粮仓。在这片沃土之上,19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茁壮成长。
曾经名不见经传的华丰农机合作社,土地流转面积已达8.6万亩。如今的华丰,以“流转价位高、土地产出高、社员收入高、管理效率高”享誉全国,成为全国现代农业的样本。
图为:华丰农机合作社育秧大棚。
站在传统农业大市向现代农业强市转型的新起点,天门提出围绕“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这一主题,继续探索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农业经营新体系,建设新型合作社主导的优质水稻生产示范基地、现代棉花加工物流产业示范基地、科技支撑型优质油菜生产示范基地、品牌蔬菜产业示范基地、现代名优水产品供应链示范基地、出口型生猪健康养殖示范基地、良性试验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基地、“四化同步”发展综合示范基地等八大示范工程。
探索在市场。走进华中棉纺交易,眼前一块巨型显示屏上滚动更新着来自世界各地棉花报价,交易厅内几十名穿着红马甲的交易员忙碌着。2014年,华中棉纺交易获省政府批准在天门成立,借现货挂牌交易与供应链融资相结合的交易模式,形成中部地区棉花价格指数。新疆棉花产业集团、路易达孚等棉商大佬相继“抢滩”天门,300多家全国棉商及加工、纺织企业聚集。华西农商城一期工程自2015年4月建成以来,农产品交易额12亿元。
金融创新让天门站在市场前沿,力助打造“中国棉都”的核心竞力。
该市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的“六产业”,推动农业与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有机结合,由单纯的农作物生产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及休闲服务业等领域交融发展,形成接二连三的“全产业链”。同时,用工业化、市场化、“互联网+”理念谋划发展农业,通过“抓龙头、扩基地、建市场、培专社、强设施、创色”,构建具有核心竞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5年间,天门农业由此从“低散小”迈向“高大上”。2014年底,该市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软硬兼施 环境升级
2014年,天门成功举办天商大会,引发天商回归投资热潮。
是什么吸引游子回归?
改善硬平台和软环境,持之以恒开展环境升级,成为“十二五”期间天门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天门高新园优力维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0亿元,目前,一期用地7.9万平方米厂房、办公楼正在进行钢构吊装。
五年大建设,天门高新园成为当地重要的工业企业集聚区。
城市基础建设的大投入,让园区工业发展平台日趋完善。2014年,天门高新园、天门工业园、岳口工业园、皂市工业园“四园”完成税收收入6.32亿元,占全市的35.6%。
五年来,相继开展“两整”(整顿干部作风、整治发展环境)、“双创”(创优良工作作风、创优良发展环境)、“双百”(发展环境“百日整治”和项目建设“百日会战”)等行动,进一步简政放权和为企业减负,优化服务,助推企业发展。
2015年,该市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比上年减少17项,对12个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打包收费,为企业减负700多万元。同时还从政策扶持、要素保障方面着手,先后出台《支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金融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稳增长促发展28条”等一系列政策意见。
要经济发展,也要碧水蓝天。该市大手笔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十二五期间,编制完成《天门市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等专项规划;加强天门河流域污染治理,重点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城镇生活污染截污工程、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生态补水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天门河水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规划要求;开展沿线工业企业及全市37个畜禽养殖企业的治理工作,对30家重点企业实行污染源在线监测,依法处理违规企业18家等。
2015中国(天门)茶圣节上,来自海内外的500余名嘉宾齐聚陆羽故里,更是对这座城市的环境赞不绝口。
民生为本 共建共享
20日晚,家住天门新城的刘佳嘉在天门西湖陆羽故园茶经楼下拍照留念。这一依陆羽出生地西湖而建的陆羽故园,是天门茶文化创意产业园“两湖一带”的组成部分,其所环抱的西湖与天门河、前壕、后壕以及东湖共同构成了天门环城水系——5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僻静小公园。
“以文为魂、以水为脉、以绿为韵、以人为本”——这句话不深印在天门的每个角落,也是天门城市建设脱胎换骨真实写照。
5年来,全市累计投入50多亿元,加强城市道路、排污、管网、园林等市政基础设施和
功能场馆建设;完成了体育、工人文化宫、规划馆、妇女儿童活动、革命烈士纪念园、文化、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宫、科技馆等十大场馆建设;投资数亿元完成东湖、西湖改造,实现“引汉济湖”,城水相依、人水和谐的水乡园林城市风貌逐步形成;城区崛起东湖商业、天门新城中央商务区、世贸“三大商业”,实现天门人购物、休闲足不出城……“城市建设既是经济建设,更是民生工程。”柯俊表示。
民生工程,提升了城市品位,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
2014年,该市次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即获成功,同年取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名资格,2015年又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十二五”期间,该市在全省率先建立集体企业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制度,在全省率先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试点,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困难救助、基本药物制度四个全覆盖。近年来,该市民生支出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均超过75%,2015年元月至11月,这一比重达到78.65%。
增量提质、跨越赶超,棉都茶城,幸福歌声悠长……
图为:陆羽雕像。
市民心声 身边变化大
百杂店主 郭志秀
我每天的工作是守着自己的小卖部,这几年天门给我大的印象,是街上越来越热闹了。
过去一过完年,不少人都出去打工,生意淡下来。现在,店里每天生意都不错。生意好了,进的货多,店里如今连个站人的地方都没了。
变化还有店前的这条鸿渐路。过去,路上乱得很,乱丢垃圾的多、乱停车的多,现在常看见环卫工和交警来,卫生秩序好很多。这几年,马路沿线不少单位还装了灯,到晚上一亮灯,整条路漂亮得很哩。
还有,前几年我发现满大街到处跑的三轮电动车也少了很多,听说这是市里在整治。这样蛮好,老百姓出行安全多了!
市民素质提高
环卫工人 周玉平
我是城区环卫工人,从事环卫工作已有10多年,这5年大的感受是城区亮了、美了,道路平坦了,清扫保洁轻松了不少。
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有大城市的感觉。以前,经常会有朋友问,天门有什么好玩的,遇到这样的问题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现在不同了,我可以带他们游东湖或者西湖,还可以去游乐园、博物馆、规划馆等地,选择非常多。
城市的美化带来的是市民素质的提高,很多人走在路上不再随手乱扔垃圾,这让我们轻松不少。
【添加天门房网小编天小房微信(微信号:tmfang0728),了解楼市新动态,咨询房产专业问题,获得楼盘砍价优惠,专业荐房,帮你购得满意新房。】